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莆田秀屿埭头镇:自治强基 “带头”走上乡镇善治路
来源: 腾讯网      时间:2023-08-31 19:25:04

村道拓宽硬化完成

东南网莆田8月31日讯(本网记者 章逸琳 文/图)今年5月,随着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寨内自然村最后一条村道完成拓宽硬化的完成,也标志村里一场持续了二十余年的纠纷,通过该镇创新的“三评”调解模式就此化解。

2021年,面对农村建房无序、土地纠纷频发、信访问题突出三大问题,埭头镇深入开展“建基层、夯基础”活动,创造性提出“一厅一室一中心”建设,即村民议事厅、乡贤调委会、应急处置中心(会商研判室),创新“三评”调解模式,即“乡贤评理、村民评议、道德评判”,全力打造“村民议事更积极、便民服务更高效、纠纷调解更多元、应急处置更及时”的平安村居。今年以来,全镇1-7月初信初访量同比下降69%,信访总量下降33%。


【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这条86米的村道上住着林某娥、林某珍等6户人家,却有着不少矛盾。受路上电线影响,部分村道仅2米宽,道路将往林某珍、林某芳两家埕地拓宽,同时两家多年前发生土地纠纷,此外路中间有村民林某发种植的木麻黄树,该树位于旧宅基地上,林某发不同意砍伐。

今年3月22日,埭头镇石城村单元长林海青下乡走访所在单元时了解到该事件,于是通过“惠民宝”对事件进行采集录入。

埭头镇石城村寨内修路纠纷议事会召开

次日,村书记林高成召集村两委干部及单元长在会商研判室对其进行研判,将该事件提级为中风险事件,并上报包村领导;包村领导邀请乡贤调委会现场查勘、会商,入户协调,参与协商人员就修路存在的纠纷分歧和方案达成初步意见。

3月30日,该村组织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对提出的方案进行表决。现场,针对该事件进行乡贤评理、村民评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全票通过修路方案,6位当事人在村干部、村民代表、乡贤调委会成员及“三官一律”的见证下签订了修路协议。

5月份,村道扩宽硬化施工正式完成。“路通了真的‘好果’,村里不仅修好了路,同时将两户之间排水沟也都修好。”林某芳家属林某娥说,村干部们跑了很多次,很辛苦,盼了二十多年的水泥路有了满意的结果。

这正是“乡贤评理、村民评议、道德评判”调解模式的生动实践。“有理无理乡贤评理,我们推选热心调解事业的企业家、老党员、知名人士等各类热心人士1217人担任乡贤评理员,加入全镇 22 个村(社区)乡贤调委会,用‘乡音’解心结。”埭头镇党委书记肖国华介绍,针对评理不成的矛盾纠纷,让村民评议,通过量身定制村民议事制度、流程等,将不服乡贤评理的矛盾纠纷提交村民议事会集体评议,摆事实、讲道理,齐评议、定结论。“如果还有诉求无理且拒不执行乡贤评理、村民评议结果的,公布到村务公开栏和村民微信群,供村民评论、评判,从舆论层面对‘法律管不着,组织管不了’的无理诉求进行道德谴责。”。该镇采取“三评”调解模式,开启矛盾纠纷调解“自治”模式,减轻信访工作压力。

经过2年探索,成效初显。今年3月,在埭头镇探索的基础上,秀屿区出台关于推进“一厅一会一室”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实施方案;今年4月,秀屿区“一厅一会一室”建设现场会暨“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作推进会在埭头镇石城村召开,埭头镇作了经验交流;22个村(社区)完成“一厅一会一室”,成立了乡贤调委会,吸纳1217名热心公益的乡贤能人,两年来,累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纠纷1188 件、信访积案43件,其中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化解508件,村民议事更积极,矛盾纠纷数量逐步下降。

标签:

X 关闭

辽宁大连17个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时间·2022-03-31    来源·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