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时间,招商资管拿到了公募牌照。7月28日,招商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招商资管收到证监会批复,核准招商资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招商资管等5家券商资管先后向证监会递交了申请公募牌照的材料。
2020年12月,证监会核准国泰君安资管公募资格后,就再无券商或券商资管获批公募资格。此次随着招商资管获批后,取得公募牌照的券商及券商资管达到13家。
(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00009285招商资管获批公募牌照
今年1月4日,证监会接收了招商资管递交的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申请,成为今年首家申请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此后广发资管、兴证资管、光证资管和安信资管也陆续递交了相关申请材料并获得证监会接收,券商资管开启了申请公募牌照热潮。
时隔近7个月,招商资管顺利获批。7月28日晚间,招商证券发布公告称,招商资管被证监会核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
与此同时,记者也从证监会官网了解到,证监会表示,招商资管提交的《关于申请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报告》(招商资管发〔2023〕2号)及相关文件收悉,经审核,核准招商资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
同时,证监会还要求,招商资管开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与公司其他业务之间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制度,严格自律,规范运作,防范利益输送,加强公平交易管理,切实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此外,证监会还规定,招商资管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筹备工作。招商资管应当在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换发的营业执照后,向证监会申请换领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在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前,不得对外开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证券还参股博时基金、招商基金两家公司,已间接拥有两张公募基金牌照。此次招商资管顺利获批后,招商证券直接及间接拥有的公募基金牌照将增至3张。此外,截至2022年年末,招商证券累计完成7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年末公募大集合产品规模达370.6亿元。申请公募牌照已成券商业务转型必要举措
证监会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名录显示,截至2023年6月,取得公募资格的券商及券商资管共计12家,分别为4家券商(山西证券、国都证券、北京高华证券、中银证券(601696))和8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东证资管、浙商资管、渤海汇金、财通资管、长江资管、华泰证券资管、中泰资管、国泰君安资管)。
2020年12月,证监会核准国泰君安资管公募资格后,就再无券商或券商资管获批公募资格。此次随着招商资管获批后,取得公募牌照的券商及券商资管达到13家。若按照招商资管的获批速度,随后或也将有更多的券商资管获得公募资格。
记者了解到,2022年随着“一参一控一牌”制度正式落地,越来越多的券商通过增持公募基金公司股权、新设资管子公司、资管子公司排队申请公募资格等方式加速布局公募基金业务。
例如,国泰君安增持华安基金股权,国联证券(601456)收购中融基金,中泰证券(600918)控股万家基金,中邮证券拟持有中邮基金;开源证券、财信证券、万联证券拟新设基金公司;国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000562)、万联证券、中信证券、长城证券(002939)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获批,其中国金证券已明确表示资管子公司在满足业务资格条件的前提下拟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再加上今年来陆续有券商资管递交公募资格的申请,都说明了券商对于公募牌照的渴望。
东兴证券研究报告称,在资管新规要求下,市场各类资管机构实现同台竞技,这要求券商资管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扩大募集资金范围、大力发展集合类产品、顺应监管趋势推动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深度参与公募市场、积极申请公募牌照是应对业务转型的必要举措,也是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转型产品线建设的重要抓手。
上一篇:一件事 一群人 一辈子
下一篇:最后一页
7个月时间,招商资管拿到了公募牌照。7月28日,招商证券发布公告称,公
原创常怀琛何红卫中国畜牧兽医报雷贤忠和他的养猪事业雷贤忠自认是个“
教育部等四部门:规范艺考培训健全长效机制
证券时报e公司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6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
X 关闭
无醇啤酒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达到232.7亿美元
“没坐头”到“天天像过年”:“花儿”唱响西北民众生活变化轨迹
抵返人员发现2例初筛阳性 牡丹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中企承建尼日利亚最大水电站:年内还将实现3台机组发电目标
安徽淮南新增确诊病例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0人
X 关闭
青岛“双创周”发布3770个就业岗位需求 主要涉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出院”
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
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