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重点高端智库河北省社科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与经济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报告提出,京津冀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主体,应主动应变,积极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造一个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
(相关资料图)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三地的经济实力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011年到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由4.4万亿元增加至9.6万亿元,增加了5.2万亿元。北京由1.4万亿元增加到4.0万亿元,增加了2.6万亿元;天津由0.9万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增加了0.7万亿元;河北由2.0万亿元增加到4.0万亿元,增加了2.0万亿元。
近年来,三地尽力弥补公共服务的发展差距。2021年,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指数为127.6,较上年提高1.8。从基本公共服务看,区域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人,较上年增长9.6%;区域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211万人,较上年增加48万人,区域公共服务不断发展。
报告提到,京津冀三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有所缓解,但经济差距并未缩小,与均衡共富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三地公共服务差距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报告提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产业、创新、环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和协同发展新空间的创造,都亟待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进行突破,提供制度保障。
打造大开放大协同发展格局
报告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重点。其中就提到了,创新区域协同发展动力、机制与模式,推动京津冀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创新协同发展动力,形成加快协同发展的创新支撑体系。加快构建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努力实现京津冀人才支持政策相互衔接、工作体系相互对接、资源市场相互贯通、发展平台相互支撑、体制机制改革相互促进,不断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创新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三地实质性构建利益共同体。尽快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推动生产要素在京津冀区域内有序流动。全面梳理和重新定位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升发展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落地性。
创新协同发展模式,打造大开放、大协同的区域发展格局。打破经济融合的行政性障碍,建立都市圈内统一的经济运行规则,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依靠市场机制实现都市圈内的资源整合,以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专家解读
推动京津冀构建
均衡协调发展新图景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边继云:协同发展走向深入后,应健全京津冀公共服务体系和共富制度安排,推动京津冀构建均衡协调发展新图景。围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要素流动需要,加快构建包容共享、协同一体的都市圈公共服务新体系。优化京津冀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联合制定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激励政策,推动京津三甲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疏解或通过对口帮扶等形式支持河北建设,谋划共建共营一批重大文化体育设施、医养结合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综合体。对接北京优势医疗资源,推进北京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向环北京县市延伸,在保定、承德、秦皇岛等重点地区及环北京县市布局发展医养结合的康养产业和养老服务产业集群,构建集医护养学研于一体的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在疏解北京人口的同时培育产业新动能。
下一篇:最后一页
日前,河北省重点高端智库河北省社科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与经济科
央视网消息:亚足联官宣,世预赛的赛制正式出炉。本月27日,世预赛36强
走在徐汇区天平街道的弄堂里常会看见一抹鲜亮的“红色”这是一支由老年
07月05日,国星光电获深股通增持36万股,最新持股量为942 37万股,占公
X 关闭
无醇啤酒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达到232.7亿美元
“没坐头”到“天天像过年”:“花儿”唱响西北民众生活变化轨迹
抵返人员发现2例初筛阳性 牡丹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中企承建尼日利亚最大水电站:年内还将实现3台机组发电目标
安徽淮南新增确诊病例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0人
X 关闭
青岛“双创周”发布3770个就业岗位需求 主要涉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出院”
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
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